2022年10月28日每週投資總結|Again, If not now, when?

截至2022年10月28日,投資組合累計回報率+115.52%,YTD回報率-34.61%,年複合回報率+14.07%。本週操作如下:

0700|騰訊控股|HK$219|買入

9988|阿里巴巴|HK$64.8|買入

2015|理想汽車|HK$63.5|買入

0728|中國電信|HK$2.76|買入

AAPL|Apple|US$152|賣出

上週恆生指數跌穿15000點,市場一片恐慌,媒體紛紛報導說中國經濟將會爆破、恆生指數將會下跌至10000點、美國將會減息云云。我對於這些沒有依據的猜測,一般都是置之不理,聽了就算。我只知道,從估值來看,中概股已經超級非常便宜,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業務價值倍數都低於10倍;新能源汽車企業股價也從6月股價高峰下跌超過50%,但行業基本面幾乎是沒有變化。機會永遠存在與市場不理性的情況之中,我不知道股市會否持續下跌,但我知道長期而言價格和價值將會趨同,這是理性定律使然,股價不會長期處於不合理狀態。Again, if not now, when?

下文先說一下加倉騰訊、阿里巴巴和中國電信,以及賣出Apple的交易背後理由。文末分享我對於理想汽車的投資邏輯和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部署。

其實加倉騰訊和阿里巴巴就不用多解釋了,我認為市場對於中國政權穩定性和未來經濟發展前景過於憂慮(對於美國通脹和加息情況則有點樂觀)。美國科技封鎖、自身動態清零政策的確令很多投資者有理由看淡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但是中國過去40多年高速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即使美國成功遏制中國,中國只能繼續當世界工廠、世界老二,我認為騰訊和阿里巴巴以及其他中概股的股價也不應該如此低賤。當然短期而言,中國還是要面對動態清零和房地產市場低迷所帶來的苦果。

中國電信是我打算長期持有作收息的企業之一。在前一段時間研究了多家收息股後,發現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很多被稱為優質的收息股的基本面其實並沒有外界宣揚的那麼好。

例如煤氣,除了香港的煤氣業務利潤率和資產回報率屬於優質水平外,近幾年發展的國內業務的利潤率和資產回報率都不盡人意,且每況愈下,導致增收不增利。另外,在不增加派息金額情況下,紅股令每年的股息負擔越來越重,最終紅股的財技操作玩不下去,直接拖垮股價!煤氣為什麼不可以安安穩穩的只經營香港的煤氣業務,非要進軍內地呢?木宰羊。這是香港收息股的普遍問題。

例如香港寬頻,高價收購可WTT和JOS等業務後背負著高負債,業務增長乏力,要維持高派息比例的壓力異常巨大!在風平浪靜的時代裡,這種高槓桿併購壯大企業規模的Leveraged Buyout操作被視為神級操作,但是到了經濟下行、加息週期,利息費用狂飆的時代,高負債也就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頭說中國電信,很多人的問題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是收息要買國內電信營運商,第二,為什麼不買龍頭中國移動而是買沒有任何優勢的中國電信?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電信行業本身是較為穩定的行業,基本面變化不大,比較適合收息。第二,和香港寬頻等香港電信營運商不一樣,國內營運商的負債很低,中國移動零負債、中國電信在過去5年也將負債比率大幅降低,2021年A股上市後至今已經處於淨現金狀態,財務狀況相對穩健。雖然我的首選收息股依然是香港企業,但是在眾多香港企業中,業務風險較低、財務狀況較為健康、股息率又高的企業鳳毛麟角,於是便選了國內電信營運商做收息。要注意的是,國內電信營運商有人民幣貶值和管理層貪污風險。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也思考過一段時間。我認為中國的電信行業將會長期處於寡頭壟斷的發展態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國營電信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會長期維持在六比三比一。為了維持電信行業競爭,國家也不會允許任何一家電信營運商獨大,如果中國移動發展越來越猛,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那麼國家就會通過行政手段來進行調節,比如管理層調崗以及引入競爭等手段來維持競爭格局。所以,中國電信雖然沒有領導地位,但是其老二位置也相當穩固,股息率也就成為了主要考慮因素,中國電信的股息率為12.1%,比中國移動高出2.4個百分點。

關於賣出Apple。首先澄清一點,賣出10%的Apple持股並不代表我不看好Apple的未來發展,只是相對而言,我認為其股價處於相對高位,賣出部分讓我有更多資金買入其他被低估的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和拼多多以及Amazon。下週將會寫文分析Apple和Amazon的最新業績和估值。

最後解釋一下我對於理想汽車的投資邏輯。由於理想汽車尚未跨越鴻溝,業務風險極高,因此我沒有給出理想汽車的A點估值,但是回顧理想汽車歷史,它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從定性分析來看,理想汽車有一定投資價值,原因如下。

第一,理想 One單一車型月銷量破萬,國內只有Tesla、比亞迪和五菱車型長期做到;第二,產品力強,以家為本獲得用戶共鳴,支撐銷量;第三,成本控制能力強,毛利率國內同行最高,且幾個季度前曾一度實現盈利,且和蔚來和小鵬不一樣,理想汽車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實現了正向自由現金流,加上前段時間進行融資,財務狀況相對良好,足以支撐未來業務拓展。

股價下跌,自然又有很多媒體一沉百踩,說增程電動車技術老舊、理想汽車研發投入落後云云。無論媒體如何評價,事實是理想汽車是與Tesla和比亞迪並列國內新能源汽車月銷量榜前十的汽車廠商,也是前十內唯一一家增程電動車廠商。如果理想汽車的增程電動車像媒體所說的如此不濟,其銷量就應該和蔚來與小鵬一樣,每款車每月只賣三五千輛。題外話,聽說蔚來要展開做低端品牌了,一事未成,又另起爐灶,不是好兆頭。

粗略計算理想汽車的A點估值。目前理想汽車銷量約為每年12萬輛,假設如上週所說理想汽車通過推出更多車型來擴大銷售,則銷售量很可能在2023年超過25萬輛。假設每輛車售價為人民幣30萬元、經營利潤率為10%,所得稅15%,預計淨利潤為人民幣64億元。按20倍市盈率計算,市值人民幣1280億元,假設港幣對人民幣匯率為1.05,理想汽車市值為1350億港元,比目前高出約20%。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一片光明,是為數不多依然有投資價值的版塊。比亞迪最近股價隨大市回落至5000億港元以下,每股價格166港元,已經非常接近A點估值,因此打算在週一開始分批買入,首次買入比重預計不超過投資組合的1%,最多不超過3%。

本週內容更新計劃(暫定):

  • Amazon(AMZN)
  • Apple(AAPL)
  • Facebook(META)

Long-term|Stay-invested|Tech

知識蒸餾所 【文章索引】 | 知識蒸餾所 Fox Lui on Patreon

知識蒸餾所【富裕共同】投資組合 | 知識蒸餾所 Fox Lui on Patreon

知識蒸餾所 Watchlist(第二版)-加入收息股watchlist | 知識蒸餾所 Fox Lui on Patreon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