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史上最好的業績,但用戶數增長不達預期,股價在公布業績後下跌9%到$500水平
#奈飛 於今日美股盤後公佈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
- Q1營收為71.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4%,市場預期71.37億美元;
- Q1淨利潤為17.0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
- Q1每股收益3.75美元,市場預期2.98美元;
- Q1流媒體付費用户淨增398萬人,市場預估淨增629萬人。
Netflix的營收,淨利潤和每股收益都是歷史上最高的一季度。不過,由於Q1用戶數量增長不達預期,Q2用戶數量增長預期又只有100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480萬,股價應聲下跌。
大家都知道,知識蒸餾所在今年3月分把手上所有的Netflix股票都出售清空了。其實今年1月22日的投資週報中就對Netflix有一下評價:
「賣出Netflix的主要原因是不看好其未來發展。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傳統內容製造商都加入到流媒體的競爭當中。雖然Netflix有先發優勢,可是後來的對手如Disney也不是泛泛之輩,還有Apple TV和Amazon Prime,可想而知流媒體市場的競爭在未來有多激烈。另外一點是,隨著這個傳統內容製造商加入到流媒體的競爭當中,Netflix是否還能夠拿到別廠的內容授權?如果拿到,價格又會不會比現在更貴,而蠶食其利潤?現在已經有很多受歡迎的內容在Netflix下架,放回到獨家平台播放。所以,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Netflix只有自製內容在平台上,那麼會不會對Netflix的新增用戶數量有不利影響?如果新增用戶數量減少甚至出現負增長,那麼Netflix還可以不用依靠外債來製作內容、甚至有錢來回購股票?筆者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負面的。所以,筆者便選擇在此刻出售大部分Netflix持股。」
Netflix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可以用以下方程式來表述:
EBITDA = 用戶數量 x 訂閱費用 – 內容成本 – 營運費用
假設內容成本和營運費用固定,用戶數量和訂閱費用越高則收入越高,EBITDA越高。這是市場為什麼對用戶數量增正緊盯不放的原因,用戶數量增長到頂就意味著收入和EBITDA到頂,超高的市盈率也會回歸正常水平。
另一方面,Netflix管理層説從Q2開始就會開啟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從而向市場表達Netflix可以產生強勁自由現金流的信號。我們看一下Netflix的現金負債水平:
手頭現金:$87億
短期負債:$7億
長期負債:$149億
淨負債:$69億
內容責任:$207億, 當中短期內容負債:$43億;長期內容負債:$25億;未入帳內容負債:$139億。
再看看 #騰訊 這麼大體量的公司,淨現金也只有是$110億人民幣,不到20億美金,反映著管理層對未來發展有一定的信心和預判。相反在Netflix,如果管理層對前景信心十足,為什麼不用87億現金減低一下負債?這也顯示出管理層也覺得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一兩個業績差的季度足以動搖Netflix的財務穩定性。
80倍PE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