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我要和老闆談。」
這句話是BOSS直聘在激烈競爭當中突圍而出的一句口號。這句口號為BOSS直聘找到第一批種子用戶:程序員。
2013年成立的BOSS直聘在程序員方向突破以後,再切入到其他職位的招聘,直到現在。當然,現在能夠直接聊到BOSS,也變為福份。
BOSS直聘計畫發行4800萬股美股ADS,每ADS價格為17-19美元,募資約8.64億美元。按發行價區間中值計算,BOSS直聘的市值超過80億美元。
本文分析BOSS直聘的投資價值。
————————————————————————
在BOSS直聘上市之前,已經有三家中國線上招聘平台上市了,BOSS直聘和已經上市的平台的市值、2020年收入和淨利潤(虧損)對比如下:
BOSS直聘(#BZ):82億美元|19億人民幣|(9億人民幣)
前程無憂 (#JOBS):49億美元|37億人民幣|10億人民幣(準備私有化)
同道獵聘(6100):15億美元|19億人民幣|9300萬人民幣
智聯招聘(#ZPIN):10億美元|(2017年私有化)
從以上對比看來,BOSS直聘的估值比競爭對手高了不止一個量級,靠的就是一個平台的故事。
————————————————————————
經營和財務數據:
每月活躍用戶數量(MAU)方面,BOSS直聘在以下期間的平均MAU和增長率如下:
2019:1150萬
2020:1980萬|73.2%
2021Q1:2490萬|71.8%
2021年3月的MAU達到歷史新高的3060萬。已驗證用戶月活躍比例為29%;MAU用日活躍比例超過25%。
MAU高速增長的代價不低,Boss直聘在以下期間的收入、營銷費用和佔收入比例如下:
2019:9億人民幣|9億人民幣|93%
2020:19億人民幣13億人民幣|70%
2021Q1:8億人民幣|6億人民幣|79%
BOSS直聘的付費企業客戶數由2019年的124萬家增長到2020年的223萬家,截至2021年3月底前的12個月,BOSS直聘的付費企業客戶數已達289萬家。增長率不錯,但是受限於商業模式,從每個客戶身上賺取到的收入大概是800元人民幣。
————————————————————————
投資價值:#有流量就有商業模式,真的嗎?
商業模式方面,BOSS直聘和很多互聯網企業一樣,靠龐大的流量來產生收入。不過,BOSS直聘用戶活躍度只屬於一般工具APP的水平。這導致一個嚴重問題:用戶獲取和留存成本過高。更致命的是,低頻的招聘需求是非標準化的。每個企業對於每個職位的招聘需求都不一樣。單單以「移動+直聊+智能匹配」的互聯網招聘模式來敲動到了2025年超過4000億人民幣的招聘市場是不太現實的。
低頻做廣告,死路一條。
所以,BOSS直聘的商業模式一直停留在招聘廣告,沒辦法演變成為以AI智能推薦的獵頭業務。這也是為什麼線上招聘平台發展了十幾年都沒有動搖到獵頭在招聘行業裡面的位置。
招股書提到藍領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問題就是,藍領職位的含金量有限,一個企業又願意付多少錢來招聘藍領職位呢?判頭的存在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負責組織足夠的人員開展某一項工作。
總結下來,所長覺得BOSS直聘的投資價值很有限。當然,這不代表其股價在上市之後上漲。基本分析無法預測短期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