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關於 #微盟 的基本面分析以後,由朋友問我另一隻 #SaaS概念股 阜博集團。不看由自可,一看就覺得阜博集團的發展,其實非常精彩。
阜博集團於2018年1月4日在聯交所上市。上市股價是2.58港元,總市值才11億港元。到了今天,阜博集團的收市價已經是32.5港元,市值150億港元,屬於SaaS概念股的龍頭了。上市後,市值最高超過200億港元。如果在上市當天買入,持有到現在的話,3年時間便實現了10倍回報。
俱往矣。
阜博集團是一家內容保護服務供應商。簡單來說,就是在視頻內容裡打水印,然後在網上搜索出侵權內容,再進行訴訟獲利或維權。當時其他業務還包括,公司還有從事電視廣告播出率統計,和傳統線下電影租賃服務和線上視頻分發服務。除了內容保護業務以外,其他業務的發展空間都不大。以後公司也是按著內容保護業務這條主軸發展的。
到了2019年第4季度,阜博集團以9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名為Zefa的公司,獲得了Right ID和Channel ID兩個產品,把內容保護能力從網站搜索拓展到各大視頻和社交媒體平台。
Rights ID提供全面的版權管理系統,為客戶在可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SoundCloud 等平台上有效控制其內容,協助客戶把內容變現。Channel ID 則為媒體公司 、 版權持有者及品牌營運YouTube頻道。商業模式包括收入分成、固定費用加可變費用兩種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帶有版權追蹤功能的線上媒體代營運商。
9000萬美元的收購價格包含4000萬美元浮動對價,對賭如果Zefa的收入和EBITDA達不到最少3200萬美元和800萬美元,阜博集團就不需要支付4000萬的浮動對價。
看下收購後的整體業績:
收入:2020年:4387萬美元; 2019年:1878萬美元
EBITDA:2020年:+262萬美元: 2019年:-128萬美元
這個業績水平,對比過100億港元的市值,真的有點弱。因為業績不達標,收購Zefa的浮動對價也而不用支付了。
收購合併看來是阜博集團未來發展的主要路徑,到了2021年,阜博集團再從Verance公司收購視頻水印專利及軟件等專利及技術。
雖然業務能力一般般,但是阜博集團不停發公告,告訴投資者公司的業務拓展進展,令人感覺業務發展理想。
最厲害的,還是阜博集團的融資能力。
先是在2020年中從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以發行可換股債券方式集資1億港元。這個大灣區基金什麼來頭?根據網站資料介紹:
「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Greater Bay Area Homeland Investments Limited)由國際大型產業機構、金融機構以及新經濟企業聯合發起成立,旗下設立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旨在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等歷史機遇,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美好生活、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覆蓋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上市公司投資、並購投資等項目全生命週期,為優秀的創業者和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對接產業和金融資源,為股東和投資者實現長期回報,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其後,在2020年底,再向螞蟻集團以每股13.84港元的價格,籌集4億港元。
其實什麼估值比例都不用算了。所長相信,阜博集團的內在價值都包含在CEO在年報的一段話裡面:
「我們相信版權保護及變現將由於區塊鏈等新技術形成更大格局。NBA頂級投籃(NBA Top Shot)初步試驗成功,讓我們看到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簡稱NFT)等區塊鏈技術應用具有無限潛能。於2020年,我們獲得螞蟻集團的投資。根據我們的業務合作協議,本集團成為了螞蟻鏈營運的數字版權服務平台的視頻、音頻內容保護技術供應商,並將為該平台提供海外線上版權管理及變現服務。此外,本集團與螞蟻鏈將聯合探討建設全球性的去中心化版權分銷及交易平台。」
「整個娛樂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轉型。儘管傳統上內容分銷乃獨立於內容創作(例如電影公司相對於電影院或有線電視營運商),但主要內容製作者現時推出直接面向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簡稱「DTC」) 的訂閱服務,例如迪士尼+、HBO Max、Discovery+ 及許多專業體育賽事聯盟。保護內容獨家性及訂戶基礎的誠信對於DTC業務的成功至為關鍵,獨家優質內容應該僅開放予付費訂戶觀看。我們於2020年收購可用於司法取證的視頻水印專利及技術後,本集團構建出新解決方案,讓DTC營運商可在訂戶層面上按收視階段追蹤內容洩漏,從而及時偵測及迅速堵截任何DTC優質內容洩漏。目前,我們利用經整合的DTC解決方案進行一項客戶先導測試,待測試成功後,預期我們日後提供的新服務將獲得廣泛應用。」
分析完一堆資料以後行程一下結論:(i)NFC概念展到市值絕大部分;(ii)DTC其實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他只是負責追蹤版權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