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朋友問我,身為「前」BAT3巨頭之一,為什麼百度只有不到6000億港元,市盈率只有20倍。加上 #契媽 加持,看好其自動駕駛業務阿波羅,百度是不是被市場嚴重低估了,現在是入市好時機?你看下去,我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百度的業務由兩部分組成,包括(1)核心業務,當中包括搜索、百度雲等;和(2)愛奇藝。從2018年起,百度的收入就沒有增長,大概穩定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當中核心業務佔比75%左右。
核心業務中的搜索廣告收入從2018年起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726億人民幣下跌至2020年的663億人民幣。還好的是雲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30億人民幣增加到2020年的92億人民幣,抵銷了搜索收入的下降。百度搜索長期被淘寶屏蔽,自2016年發生了魏則西醫療事件後,百度搜索就開始一蹶不振。
「魏則西事件是2016年4月至5月間發生在中國的一起牽涉醫療詐欺廣告及網路搜尋服務公司未盡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事件。受害者魏則西及其家人因在百度推薦的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接受了未經審批且效果未經確認的治療方法,導致耽誤治療,最終於2016年4月12日不治去世。」
雲業務方面,百度智能雲定下「以雲計算為基礎,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新戰略。百度大腦是智能雲的核心基礎。百度號稱自己是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於中國AI處於領導地位:
- 擁有中國最多的AI專利數量以及AI專利申請數量;
- 按累計拉取請求計,百度深度學習框架飛槳居中國深度學習框架榜首,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Facebook Pytorch;
- 百度開放式AI平台擁有超過265萬名開發者,是中國最大的開放式AI平台;及
- 百度雲基礎設施上運行的Baidu OSChina是中國最大的開源活動開發平台,全球排名第三(排在GitHub及Gitlab之後)。
看上去很厲害,但是從市場佔有率方面來看,百度雲的市場份額為8%左右,第一的是阿里雲40%;第二的是華為雲16%;第三是騰訊雲15%。百度和第三位的差距也不少。以AI來突破雲計算市場的戰略,配以百度不太強的執行力,我個人看法保守偏向悲觀。
另一邊的愛奇藝業務,於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收入分別為250億、290億及 297億元人民幣;淨虧損分別為91億 、103億及70億元人民幣。愛奇藝創立十年,從來都沒有為百度貢獻過一分錢的利潤。
雖然實際業務不怎麼樣,但是在招股書里百度畫了一個2025年6萬億元人民幣的潛在市場規模:
在線營銷:
知識信息型互聯網平台 – 3420億
非營銷:
互聯網服務 – 7510億
雲服務 – 5770億
自動駕駛服務及智能EV – 1.6萬億
智能設備 – 560億
AI芯片 – 1100億
互聯網健康 – 1.1萬億
Robotaxi – 1.5萬億
這個餅畫得很大。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潛在市場規模內有超過50%百度都好像沒有什麼建樹。
除了核心業務和愛奇藝以外,目前百度正在以36億美元收購YY旗下的國內直播打賞業務。YY直播是在中國的視頻直播平台,提供音樂與舞蹈表演、脫口秀、戶外活動、體育及動漫等內容。管理層預期YY直播將為百度的移動生態帶來協同效益,亦可豐富變現能力與收入來源。
明明是秀場直播,卻硬要說成知識信息型互聯網平台,百度的TAM讓人有點是硬生生拼湊出來的感覺。
YY直播收購有沒有協同效應很難講,不過絕對可以通過拼表來馬上提升收入和淨利潤。於2018年、2019年及2020年,YY直播的淨收入分別103億、110億及10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33億、37億及31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1月18日,渾水發佈對歡聚時代(YY的上市主體)的做空報告,指YY的收入涉嫌造假,進行舞弊的方法包括使用自身服務器上的機器人付費用戶,和頭部主播以及大型公會串通重複打賞刷單。這應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吧?
我自問看不懂百度收購YY的業務邏輯到底在那裡。其實,百度業務併購歷史裡也是劣跡斑斑的,當中包括:
- 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 91 無線。當時百度苦於PC往移動的艱苦轉型中,收購91無線就是為了加速移動化轉型。可是後來91就鳥無音信,百度91無線團隊辦公地也予2017年被裁撤了。
- 2014年,百度以1.6億美元從千橡集團收購糯米網59%的股權,後來再買下餘下股份,希望全力發展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可是最終在O2O的戰役裡面大敗予美團和餓了麼。後來李彥宏稱O2O已經不是發展重心。2017年8月,百度把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內的百度外賣以總價8億美元出售給餓了麼,並最終套現4.88億美元。
- 2016年,百度以1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知名營銷公眾號「李叫獸」作者,25歲的李靖攜團隊加盟百度,任副總裁。李叫獸於2018年中離職。當時國內媒體虎嗅網稱:百度在錯誤的地方用了一個正確的人。
百度在錯誤的地方用了一個正確的人,也不止發生了一次。
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佈正式任命陸奇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彼時的任命信息顯示,百度現有各業務群組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陸奇彙報工作。486日之後陸奇從百度離職,百度市值損失近900億元人民幣,他的離職被稱為「史上最貴離職」。
陸奇是誰?中國計算機專家。拿下「華人科學家的高峰」、「硅谷華人傳奇」、「美國科技領域職位最高的大陸華人」這些稱譽。1998年陸奇加盟雅虎,2006年被任命為雅虎的資深副總裁,2007年任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年加盟微軟任執行副總裁,2016年9月從微軟離職,後來加盟百度。陸奇的師兄李開復曾做過這樣的評價:「陸奇是少數這種有戰略技術眼光,又能執行得很好的人,他加入任何的一個公司,都是對這個公司的加分。」
據聞陸奇是因為權力鬥爭而離開百度。
百度曾經是一家對標Google的國內搜索公司,當初投資成立愛奇藝想必也是因為對標Youtube。可是百度沒有其他巨頭有的精準的戰略眼光和強大的執行力,在戰略執行上總是搖搖擺擺。目前的主要業務線,包括搜索和愛奇藝都處於走下坡階段,雲計算業務也被巨頭搶佔了先機,新業務則又尚未成熟。20倍市盈率不算貴,但是,要不要投資一家走下坡路的公司則是見仁見智了。
#知識蒸餾所 觀點:情願買30倍PE的 #騰訊,也不買20倍PE的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