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理想汽車真的這麼不濟嗎?一款車打天下。宏大目標:2025年賣160萬輛車。股價有十倍增長潛力。【舊文重溫】

很多人覺得中國電動車3傻裡面投資價值最低的就是理想汽車。主要原因不外乎就是理想汽車目前做的不是純電動汽車,而是增程電動車。技術上和 #蔚來 和 #小鵬 的純電動車不在同一個層次之上。而且,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上面比其他競爭對手落後,連CEO李想都在電話裡面承認,理想汽車需要在自動駕駛方面補課、要急起直追。

儘管理想汽車目前的劣勢,所長認為電動汽車要比的不是今天的技術成熟程度,真正要比的,是5年後誰可以跑出,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理想汽車用的是彎道超車的發展戰略。

順帶一提,任何投資如果沒有足夠潛在升值空間的話都是沒有投資價值的。這是為什麼價值投資者經常強調買入價要低於內在價值。同時,任何預測都帶有不確定性,方向性比具體數字更加重要。#模糊正確

本文會提出3個持有理想汽車的理由。

————————————————————————

持股情況:曾在高位買入

所長首次買入理想汽車是在今年1月份,價格是每股35.02美元,其後多次加倉,平均持股價格為每股25.87美元。首次買入的時間點和價格並不理想。理想汽車目前市價為每股23美元,市值200億美元左右(大約等於1300億人民幣)。

————————————————————————

持有理想的3個原因之1:做出用戶喜愛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和蔚來和小鵬的多型號切入不同市場的策略不一樣,理想只有一款SUV型號的車,主打家庭客戶群體,並在取得優越成績。2021年Q1,理想ONE是中國第二暢銷的新能源SUV。公司說:

「由於引人注目的產品、卓越的用戶體驗繼續取悅客戶並提高品牌知名度,2021年Q1,理想ONE是所有豪華SUV中唯一進入前10名的國產品牌。 2021年4月,理想 ONE繼續保持國內新能源SUV第一。在ICE、BEV、EREV、PHEV等車型的排名中,理想ONE在大型SUV細分市場排名第二,在高端SUV細分市場排名第四。」

另外,在業績公佈之前一天,理想汽車新發佈新款汽車2021 理想ONE。2021理想 ONE比舊型號提升不少,提供一流的效率、舒適性和智能性。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2021 理想 ONE的資料,可以到理想公司網站瀏覽:https://www.lixiang.com

在打造產品的時候,理想汽車用的是聚焦戰略。

————————————————————————

關於聚焦戰略,OPPO和VIVO的投資人、同時也是 #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的 #段永平 ,是這樣闡述:

聚焦,才能做長期正確的事情。蘋果單一產品的模式實際上是我們這個行業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見到任天堂做到過。單一產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處:

  • 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將產品做得更好。比較一下iphone系列和諾基亞系列(2011年推出40個型號)。蘋果產品的單位開發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單個產品的開發費卻是最高的。
  • 材料成本低且質量好,大規模帶來的效益。蘋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極致的,同樣功能的硬件恐怕沒人能達到蘋果的成本。
  • 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這話到底有什麼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從任天堂那裡學會的。那時很多做遊戲機的都喜歡做很多品種,最後下場都不太好。

蘋果很難得,focus(聚焦)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蘋果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就是做最好的產品。蘋果文化的強度很強,有嚴格的「Stop Doing List」,一定要滿足用戶,一定做最好的產品。

全文連結:https://www.36kr.com/p/1243357632597250

理想汽車對產品質量也有著和蘋果一樣的追求。

————————————————————————

持有理想的3個原因之2:清晰市場定位 – 鯨鯊戰略

今年春節假期之後,CEO李想就發佈了一封內部信,明確提出2025年目標:20%市場佔有率,銷售量160萬輛。

「佔領中國新能源20%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

「2021年-2025年是理想汽車從1-10的階段,即高速發展的階段。標誌性的挑戰是我們要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銷量的頭部企業,拿到全球市場頭部企業競爭的門票。預計中國2025年將會銷售超過800萬輛智能電動車,獲取2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成為中國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要完成年銷售160萬輛的目前,需要清晰市場定位,理想汽車的市場定位是以「家」為中心。

「展望未來五年,我們會擴大用戶群體的覆蓋:更廣泛的家庭用戶,任何想要擁有自己「家」的用戶。圍繞創造移動的家這個核心使命,提供更豐富的智能電動車,包含第二代增程電動X平台的多款產品,高壓純電Whale平台的多款產品,高壓純電Shark平台的多款產品,堅持豪華智能電動車的品牌定位,廣泛的覆蓋15-50萬的價位,讓更多人可以擁有高品質的移動的家。」

Whale(鯨魚)平台指的是大型家庭用車SUV,設計充分考慮了包含男主人、女主人、長輩和孩子在內的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需求。良好的駕駛體驗、持續成長的能力、副駕駛屏幕、第二排電動座椅、第三排的通道、巨大的後備箱等,都是為這個群體而設計。

Shark (鯊魚)平台則是指高性能的純電動車,滿足個人出行和駕車享受。

從 2022 年開始每年將發佈兩款產品,並在 2023 年開始交付首款純電車型。

從鯨鯊戰略來看,理想對家庭用車的需求了解很透徹,可以說是所有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製造商當中定位最清晰的。清晰的市場定位,可以使推廣產品事半功倍。

————————————————————————

持有理想的3個原因之3: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應該是智能汽車標配,不應該是選裝

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發展落後於對手是事實。目前已經急起直追。理想在日前新車發布上說:「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應該是智能汽車標配,不應該是選裝。」剛剛聽到這句話後,沒有太大反應。細想之下才發現這句話的可怕之處。

當 #契媽、#特斯拉、小鵬、蔚來甚至是 #百度,都認為 #SaaS模式是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的時候,理想汽車說不會對自動駕駛功能額外收費,把自動駕駛功能「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如果理想汽車真的能夠在2025年做到行業龍頭,這意味著可能設想中的自動駕駛SaaS模式可能不成立。

用免費和補貼來搶佔市場,最少在中國是萬試萬靈。

————————————————————————

估值方面:有十倍增長潛力

最好情況下,5年時間有10倍增長空間,到每股230美元:

根據2025年目標160萬輛銷售量測算的財務數據如下:

2025年:

銷售收入:4480億人民幣(按每輛平均零售價28萬人民幣估算)

銷售毛利:762億人民幣 (按17%毛利率估算)

研發費用:60億人民幣 (按公司披露數據估算)

銷售和行政費用:224億人民幣(按收入5%估算)

經營利潤和淨利潤:478億人民幣(假設利息支出和投資收益互相抵銷)

在最好情況下,假設市盈率25倍,到了2025年理想汽車的估值可以達到1.2萬億人民幣,比目前1300億人民幣市值大概有10倍的增長空間。

最壞情況下,有30%以上潛在跌幅:

假設在最壞情況下,理想汽車到了2025年只能賣出50萬輛,根據此銷售量測算的財務數據如下:

2025年:

銷售收入:1400億人民幣(按每輛平均零售價28萬人民幣估算)

銷售毛利:238億人民幣 (按17%毛利率估算)

研發費用:60億人民幣 (按公司披露數據估算)

銷售和行政費用:140億人民幣(按收入10%估算)

經營利潤和淨利潤:38億人民幣(假設利息支出和投資收益互相抵銷)

在最壞情況下,假設市盈率25倍,到了2025年理想汽車的估值只有950億人民幣,比目前1300億人民幣市值大概低30%。

————————————————————————

產能:遠遠不夠每年160萬輛

5年後理想汽車是否真的可以賣出160萬輛車呢?從2021年Q1賣出12579輛理想 ONE和2021年Q2預測15000輛的交付量來看,這個目標好像很遙遠。按公司在電話會議裡面的說法,由於芯片短缺,理想汽車的產品從9月起能達到每月1萬輛。正常的話常州工廠每日最大產能是每天500輛,1個月15000輛。據說,理想汽車常州工廠新車間預計2022年完工,屆時年產能將提升到20萬輛。

產能成為理想汽車發展的一大瓶頸。所以,日前便有消息傳出理想汽車將投資60億人民幣接手北京現代順義基地一工廠,依託原北京現代一工廠廠房及土地資源,打造理想汽車全球旗艦工廠。該項目計劃2023年投產,2024年工業產值達到300億人民幣。北京現代順義基地共有3個工廠,估計產能達到每年100萬輛。北京現代順義基地一工廠的產能估計也在每年30萬輛左右。

算起來,北京現代順義基地一工廠加上常州工廠的年生產輛也不到50萬輛。不足部分可能需要繼續建廠或者尋找外包合作解決。目前尚未可知。

————————————————————————

雖然說如果理想汽車能夠在2025年完成160萬輛目標的話,股價有十倍增長潛力。但是,這個目標意味著理想汽車的銷售量需要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長:

2021年:10萬

2022年:20萬

2023年:40萬

2024年:80萬

2025年:160萬

能否達到呢?目前下定論時間尚早。未來需要密切關注產能和自動駕駛技術進展。

This content is available exclusively to members of this creator's Patreon at $12 or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