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8.5億,超越淘寶天貓成為中國第一 |首次盈利,淨利潤達到人民幣24億元| 未來股價有機會達每股240美元|2021年Q2基本分析【舊文重溫】

寫在前面:

距離第一次買入拼多多的時間其實不長,直到目前為止還不到1年半(同時期買的還有美團和阿里巴巴)。當時考慮買入電商企業的出發點很簡單,那時候股市的最壞時刻看似是過去了,而且在疫情影響下,實體經濟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復甦,電子商務的需求會持續上升。基於這個想法,便在其股價相對在低位的時候,買入拼多多。

第一次買入拼多多的價格為每股48.53美元,及後多次加倉,最高買入價格為每股125美元。最近一次加倉是在今年7月,買入價格為每股98美元。多次加倉後,平均持股價格為每股76.4美元。拼多多佔整體投資組合比例為5.7%,浮動收益率為31%。買入至今,從沒賣出。

所長認為拼多多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優質企業。自成立起至今不到7年,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第一梯隊裡的重要一員,擁有年度活躍買家超過8.5億,超越淘寶天貓,是中國第一,通過其平台實現GMV超過人民幣 1.5萬億元一年。

業務高速增長的背後離不開清晰的發展戰略和強大的執行能力,本文從以下角度分析拼多多的投資價值:

  • 2021年Q2業績回顧:上市後首次盈利|淨利潤達到人民幣24億元|燒錢越來越有效率
  • 估值:農產品和培育中國品牌兩條盈利之路|2025年股價有機會翻倍達到每股240美元

備註:現在處於非常時期,每個人對於中國的整體未來發展,監管趨勢解讀都不一樣,所長的看法是對於中國未來發展是審慎樂觀,所以,本文的出發點,是建立在極端事件,如中國國家安全和金融穩定受到嚴重威脅,各種監管導致企業無法營運等事件不會發生的基礎之上。

————————————————————————

2021年Q2業績回顧:上市後首次盈利|淨利潤達到人民幣24億元|燒錢越來越有效率

收入:人民幣 230 億元,同比增長89%

營業利潤:人民幣20億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為人民幣16億元

淨利潤:人民幣24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9億元

平均每月活躍用戶:7.4億,同比增長30%

過去十二個月活躍買家 :8.5億,同比增長24%

首先,本季度拼多多的過去十二個月活躍買家數量為8.5億,阿里系的淘寶天貓合共8.3億。按活躍買家數量來看,拼多多再次超過淘寶天貓成為中國電商第一。

另外,本季度是拼多多自上市以來首次實現經營利潤的季度,經營利潤率為9%。能夠實現經營利潤的主要原因為營銷費用增長遠低於收入增長。本季度,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為人民幣10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環比下降12%,而收入同比增長為89%,環比增長為4%。

自2021年起,拼多多取消了公佈GMV數字,所以無法準確計算拼多多在產生每1元GMV上投入了多少營銷費用。以下是過去數個季度營銷費用除以過去十二個月活躍買家之數字,用以測算拼多多花費營銷費用的效率有否提升。

季度營銷費用除以過去十二個月活躍買家數|營銷費用(人民幣億元)|過去十二個月活躍買家數量(億)

2020年Q2:13.3|91.1|6.8

2020年Q3:13.8|100.7|7.3

2020年Q4:18.7|147.1|7.9

2021年Q1:15.8|130.0|8.2

2021年Q2:12.2|103.9|8.5

從以上數據可見,拼多多的營銷開支花費效率不斷在提高。「節省」下來的部分便投入到研發當中,以發展以農產品為中心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本季度,拼多多的研發費用為人民幣23億元,同比增長40%。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不要看拼多多花費營銷開支毫不手軟,動輒上百億,實際上拼多多是一家非常「節儉」的公司。本季度,拼多多的一般和行政開支只有人民幣4.3億元。這是一個什麼水平?阿里巴巴每季度的一般和行政開支超過人民幣70億元,美團的也接近每季度人民幣40億元。所以說,拼多多是一家效率非常高的公司是不為過!

還有,當大家都覺得拼多多是靠燒錢度日時,實際情況是,拼多多自2017年起每年的經營現金流都是正數,到了2020年全年的經營現金流入為人民幣282億元。到了2021年Q2,經營現金流入為人民幣74億元,上半年為人民幣36億元(一般來說,在拼多多在每年Q1都會錄得經營現金流出)。由此可見,和很多初創企業不一樣,拼多多並不是一家不計成本獲得增長的企業,而是一家講求資金使用效率、做事情都經過縝密計算的企業。

最後,雖然拼多多在本季度錄得盈利,但是管理層強調,拼多多短期內不已盈利為目的,並會將未來數個季度的利潤全數投入到農業發展上面去。

拼多多董事長兼 CEO陳磊說:「農業長期以來一直是拼多多企業使命和戰略的核心,我們今天宣布的『百億農業計劃』是我們深化對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支持的一種方。 農業投資對每個人都有回報,因為農業是糧食安全和質量、公共衛生和環境可持續性的紐帶。」

總括來說,拼多多目前的財報都沒足以反映拼多多的發展潛力,目前的收入將會全數投入以增加活躍買家數量和增加活躍度。至於賺錢,則要從農業和其他行業的供給側入手。

————————————————————————

估值:農產品和培育中國品牌兩條盈利之路|2025年股價有機會翻倍達到每股240美元

要為拼多多估值,首先要知道它是如何賺錢的。拼多多未來賺錢路徑有兩條:

  • 農產品去中間化

利用拼多多平台的「拼購」模式,迅速裂變並聚集消費需求,實現大規模、多對多匹配,將農產品直接從田間送到消費者手中,令中國農業生產與需求離散化的劣勢轉變為優勢。

拼多多用蒜頭為例子說明農產品去中間化的經濟效益。目前農產品的市場情況是,農夫蒜頭賣價為每斤人民幣1元,經過多重批發商,蒜頭到達零售店,賣給消費者的價格為每斤人民幣8元,蒜頭價格在過程中上升了7倍!由於拼多多通過團購,聚集了消費龐大而可預測的消費需求,便可以從農夫手裡直接訂購蒜頭,並只需要增加每斤人民幣1元來覆蓋每斤人民幣0.7元的物流成本,拼多多的利潤為每斤人民幣0.3元,或者是GMV的15%。拼多多賺到利潤的同時,消費者買到的蒜頭價格下降了75%,可算是個雙贏局面。

在農產品GMV方面,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拼多多平台上的農產品GMV為人民幣2700億元,按年增長接近100%。據公司估計,到了2025年,拼多多平台上的農產品GMV將會達到人民幣1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0%。

  • 用C2M方式培育中國品牌

拼多多平台通過「拼購」少SKU、高訂單、短爆發的模式,迅速消化工廠產能,還幫助生產廠商通過「現象級」爆款迅速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樹立品牌形象。通過提供免費流量,大幅降低生產商的營銷成本,平台還持續向有志於打造自主品牌的生產商傾斜資源,助力其轉型升級。創立至今,拼多多平台已催生近千家工廠品牌。

不過,由於拼多多沒有公開說明如何從培育中國品牌這條路上賺錢,所以在估值模型裡沒有把這部分的業績包括在內。用契媽的話說,把這部分業務當成一個重要的Call Option吧。

============================

假設從2020年起,拼多多的GMV按年增長19%,到了 2025年,拼多多平台上實現的GMV可以達到人民幣5萬億元,當中的20%,即人民幣1萬億元為農產品。按照上文邏輯,拼多多不從農產品以外的產品賺錢,只需要達到收支平衡即可。農產品方面,則賺取GMB的15%為利潤。

根據所長準備的估值模型,考慮了20%的所得稅,和假設其他收益(包括利息收入、投資收入、利息開支等)淨額為零,到了2025年,拼多多的收入和淨利潤為人民幣4500億元和人民幣986億元。

假設市盈率25倍,到了2025年,拼多多的市值將會達到3800億美元,即每股240美元,對比目前每股100美元,有1.4倍的上升空間,潛在複合年收益率為25%。

This content is available exclusively to members of this creator's Patreon at $12 or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