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網上課程興起與Brian Cha現象

唔鐘意quit左YouTube佢!

相信在最近一段時間,如果大家都有看YouTube的話大家都一定在一些廣告中會聽過以下內容:

  • 大家有冇諗過每小時9億美金,每年3500億美金既網上教育市場係關你事?
  • 係兩年半前開始我既網上教育事業,而家全球有兩萬多個學生。我由負債400萬,到現在每年收入達到7000萬!
  • 我而家有一個課程,可以教大家如何將生意網絡化,教大家用建立一個自動化既系統,只要㩒一粒制,就可以將生意係網絡上推向全世界,唔再受地域限制。
  • 如果大家想將生意網絡化,記住㩒下面條link,我將會免費送一個40分鐘既課程比你。

以上就是Brian Cha車志健先生開發的價值8萬8千8百8十8的“教你如何將生意網絡化”的網上課程的廣告內容節錄。

Brian Cha的激勵短片一直都受部分受眾歡迎。但直到最近,一些購買了課程的用戶開始投訴Brian Cha 的課程物非所值。同時,由於Brian Cha在YouTube裡埔天蓋地的賣廣告,所以一些大大小小的KOL便拍片去分析、批評Brian Cha的銷售手法、甚至質疑Brian Cha是否有欺騙之嫌!

可能是因為網上針對他的負面言論越來越多,Brian Cha竟然在他的Facebook直播裡恐嚇網友如果不想看到他的廣告,請delete YouTube!

說實話,Brian Cha車志健先生的銷售技巧屬於一流。問題是在於過份簡化達到收入目標的方法而導致於忽略了產品質量。如果要開展網上課程,大概的分析框架如下:

  • 市場規模估算
  • 沒錯,網上教育的市場規模是達到3500億美元。但這個數字只是一個宏觀數字。如果需要進入這個市場的話,便需要更深入的分析TAM、SAM和SOM。TAM是總市場規模、SAM是潛在可觸及市場規模、SOM是目前可觸及市場規模。一般創業、或開展一些新業務,我們都應該先考慮SOM而不是TAM。
  • 建立業務的Strategy (道), Tactics(術), Process(器):
  • 一套網絡銷售系統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Strategy or Tactics。而只有工具而沒有戰略和戰術是很難創立一個可持續發展事業的。用Brian Cha 出身的健身行業做例子:如果一位健身教練希望開辦網上課程拓展收入,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專注於器械或是HIIT或是自行開發課程(Strategy(道)),然後是考慮直接銷售課程或是拍免費影片賺取廣告費或是透過免費影片轉化為課程銷售(Tactics(術)),最後,是使用那個平台去觸達用戶,例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或是Click Funnel(Process(器))。如果是只教導用戶如何使用咁一個平台的話,這個部分價值便比較低,在Udemy上的類似課程就只需不多於數百美元。
  • 構建高質量產品:
  • 如果希望一個產品可以吸引用戶,便需要極大減低成本、極大提高效率或是極大的提高服務質量。就目前市場上的網絡課程來說,大部分都無辦法做到比線下教育更有質量的教學。嚴格意義來說,現在網上網程都只是建基網絡流量的生意,在課程質量上並沒有創新。這是機會所在。

Brian Cha車志健先生應該是香港第一位開辦網上課程的人。他從銷售演講家開始、轉變成為激勵演講家、人生導師、再到目前的創業導師,過程十分不容易。同時,他的故事亦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創業開辦網上課程。如果Brian Cha車志健先生願意花時間去打磨其教學產品,提升課程質量的話,相信一定可以成為香港甚至是廣東話市場裡的網上導師第一人。在全球,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口大概有1.2億。假設每人每年投入於個人學習的金額是150美元,整個廣東話教學市場的規模便是180億美元。有機會的話,本人願意提供一個1小時的免費課程予Brian Cha車志健先生,共同探討如何提升其網絡課程的質量。

關注知識蒸餾所Facebook專頁獲得更多關於價值投資和終身學習的資訊。

發表迴響